《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(2024 - 2035 年)》要求新文科人才的培养要强化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同,促进学科交叉融合,培育具备创新实践能力、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复合型人才。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郑州考察调研时着重强调,河南要加快现代制造业的发展,推进产学研一体化。同时,河南人口总量、人口密度、人口流动量都比较大,社会问题复杂多样,必须全面落实党的领导,健全社会治理体制机制,扎实加强社会治理。因此,河南“四高四争先”战略的推进以及现代化河南建设,要求建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,推动文科实验室成为知识创新、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的关键阵地,助力高校新文科教育模式创新,为河南在经济、文化等多领域发展提供关键的人才与智力支持。
一、文科实验室驱动研究性教学等多维作用凸显
实验室,作为科学知识生产与科研创新的关键阵地,在现代科学发展进程中处于核心地位。不过,与理工农医类学科相比,文科实验室建设起步相对较晚。直至2018年国家启动“新文科”建设,2019年教育部发布“六卓越一拔尖”计划2.0,文科实验室建设才驶入加速发展的轨道,成为“新文科”建设背景下哲学社会科学“三大体系”建设的全新着力点。《教育部社会科学司2020年工作要点》明确提出,要“重点支持建设一批文科实验室,促进研究方法创新和学科交叉融合,引领学术发展”。
一方面,在新文科人才培养方面,文科实验室对研究性教学革新方面有着重要作用。在教学模式创新方面,文科实验室能够为学生营造出独特的学习情境。例如,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25年正式启动了“AI历史教学实验室”的建设工作,其以“沉浸式教学平台、大数据研究中枢、历史知识共创矩阵”为支柱,组建全息历史教育与虚仿沉浸式教学平台、历史大数据与AI认知教研平台、数字历史协作与知识共创平台,建设一系列以历史事件、AI虚拟人物为核心的虚拟教学场景,让学生仿佛穿越时空,亲身感受历史,极大提升了历史学科的教学效果。郑州轻工业大学政法学院建设的“多功能公共管理实验室”,拥有高性能计算集群、可视化的设备和模拟技术,学生在该场景下不仅可以快速获取学术资源,还可以围绕真实案例,通过人机互动、模拟仿真,以及学生之间互相竞争和对抗的多功能实验,深入现代化河南治理的实践场景,尽快进入高质量研究阶段。
炒股软件排名前十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